教學實踐

“電子設計創新實驗室”介紹

作者:謝建群  時間:2016-10-11 17:47  浏覽:

     2014年10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依托已有實驗室,自行創建了電子設計創新實驗室。創新實驗室緻力于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優秀的實踐平台,秉承以“技術帶動知識,以實踐帶動創新”的理念,從實踐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而達到學之所用,用之則學的目的,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了建設思路
     創新實驗室創建之初,學院根據實際情況明确了建設目标和建設步驟。
     1.建設目标:面向有興趣參與的學生,以切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标,以技術帶動知識,以實踐帶動創新為理念,從實踐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而使學生學之所用,用之則學,建設大學生電子設計創新實踐平台。
     2.建設步驟:按照滿足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學科競賽四個方面的需要,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室條件,從簡單到複雜,由淺入深,每年投入1-2萬元經費逐步建設。 
     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1.成立了電子設計創新活動指導小組
     電子設計創新活動涉及多方面專業知識,學院成立了由電子信息工程與自動化系專業教師組成專門指導小組,按照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應用技術、嵌入式系統、EDA技術、DSP技術等幾個方向進行分工合作,對學生電子設計創新實踐活動進行全面指導。指導小組每星期四下午對學生進行集中指導。
     2.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
    目前,參加創新實踐活動的學生共有30多人,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指導教師根據這些不同分别予以指導,對任務要求不求統一,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個性化培養與引導,采取集中講解、課題布置分析、參考資料研讀、協助設計調試等手段給學生以幫助,各層面學生都得到了很好的指導。指導教師不計報酬,經常在休息時間與學生一起共同研究,為創新活動的開展并取得一些成績付出了努力。
     3.開展技術交流活動
    去年創新實驗室組織了2次外請教師技術講座,了解了一些技術前沿和熱門課題;多次集中輔導課,對普遍存在的一些知識弱項進行補課。除日常技術交流、指導外,今年針對智能車設計進行了4次集中專題研究,群策群力,交流信息,尋求技術解決方案,為參加全國智能車大賽取得好成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以老帶新,相互促進
    充分發揮高年級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相互學習、相互提高。高年級學生掌握知識較低年級學生更全面,他們間的相互學習更貼近需要。指導小組在不斷吸收低年級學生進入創新活動的同時,積極引導同學間互相交流。星期四下午指導日中,指導教師經常請同學講述遇到的技術問題以及解決辦法。在新生入學教育時,創新實驗室安排已畢業學生、高年級學生介紹創新實踐活動,組織參觀實驗室,展示創新實踐電子制作作品,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取得了顯著成效
     1.創新實踐活動引領了良好的學習風氣
     從最初同學們普遍認為創新實踐活動是優秀學生的專項活動,到現在很多同學認識到隻要有學習積極性就可以投身其中,帶動了一大批有興趣的同學加入到電子設計活動中來,增強了信心,促進了學院良好學習風氣的形成。衆多學生在課餘時間、節假日時間裡都沉浸在實驗室,緊張而又充實。
     2.提升了課餘科技活動層次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通過學生會、團委等組織經常性開展多項學生課餘科技活動,其着重點在于豐富業餘文化生活,在培養學生科技活動興趣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随着越來越多的同學對創新實踐活動的了解,并在老師指導下積極參與這些活動,學生的課餘科技活動上了層次。學生通過研學其他同學作品、自己設計制作作品,切身體會到,隻要努力,人人都能成為工程師,人人都能設計出實用的電子系統。
     3.促進了教學改革
     從技術領域來看,創新實踐活動所涉及到的知識,現有課程體系基本達到全覆蓋,但課堂教學講授最新技術相對滞後,面對日新月異的新技術發展,在教授基本知識、方法的同時,如何科學地将最新技術及方法引入課堂,在制定教學大綱時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學習過程來看,創新實踐活動運用的知識,相較于教學計劃,學生始終需要超前學習、深入學習。我們以項目、課題為牽引,要求學生用之所學,學之所用。為此,在課堂教學中,特别是在實驗教學中,我們竭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廣泛運用項目驅動法進行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從老師的專業素養來看,創新實踐活動促進了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為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革新教學内容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4.提高了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質量

     電子設計創新實驗室自創建以來,确立了以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目标。15年上半年,我們嘗試課程設計依托創新實驗室進行教學改革,13級3名學生進入創新實驗室完成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5名學生完成了“EDA課程設計”;15下半年,5名14級學生進入創新實驗室完成了“‘數字電子技術’課程設計”。16年上半年,選修“電子系統設計”課程的19名學生全部進入創新實驗室完成了電子系統的設計與制作。進入創新實驗室完成的課程設計,與以往僅進行理論設計不同,不僅對理論設計進行了模拟仿真,還進行了實際電路闆制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學生實踐能力提高還體現在學生畢業論文質量上。15年,有3名學生在創新實驗室完成畢業設計,其中1篇畢業論文獲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16年,有6名學生在創新實驗室完成畢業設計,其中2篇畢業論文已申報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今年預計有11名學生将在實驗室進行畢業設計課題研究。
     5.增強了就業競争力
    在就業競聘時,去年和今年都出現了多起我們學生與其他包括211學校學生在内的競争同一工作崗位情況。面試考官對我們學生的創新實踐活動,以及創新作品、學科競賽成績表現出了極大地興趣,最終通過電子設計作品展示、講解,赢得了崗位。創新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據調查,學生普遍反映,在應聘時信心增強了,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6.學科競賽取得了好成績
     依托創新實驗室一系列創新實踐活動,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學院學科競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項目類别 取得成績
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 2016年獲華南賽區二等獎2項,優勝獎1項
全國物聯網應用設計大賽 2015年獲優勝獎1項
湖北省大學生物理競賽 2012年獲優秀獎1項
2014年獲三等獎2項
校級電子設計大賽 2015年、2016年舉辦兩屆比賽,共完成23件個人作品,100餘人次參與
     四、近期規劃
     1.加快創新實驗室建設步伐。現在吸引到創新實驗室參加創新實踐活動的學生越來越多,實驗室儀器設備等硬件條件已無法滿足需要,應加強創新實驗室基礎建設,以适應發展需要。
     2.規範培訓過程。将原來零散、随意的培訓過程與培訓内容按學生水平分層次進行整合,設定階段性目标,按照“自主選題、自主設計、自主實驗”的要求,精心安排,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有計劃地推進創新活動。
     3.拓展創新實驗室功用。目前,創新實驗室主要以學科競賽為牽引進行創新實踐活動,依托創新實驗室進行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僅是嘗試,數量、質量都有待進一步提高。随着創新實驗室軟硬件條件的改善,應支持更多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課題在實驗室完成。
     4.通過提供電子制作、課題設計、項目開發和科學研究的條件,使學生盡早進入專業科研領域,培養學生的研究興趣和科學态度,訓練實踐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進而形成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鮮明特色——軟硬件一體化設計能力和項目開發和管理能力,創設品牌。
     5.依托創新實驗室,繼續開展系列學科競賽活動。盡早籌劃準備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全國物聯網應用設計大賽、湖北省大學生物理競賽,開展校内電子設計大賽。
 
     附:《電子設計創新實踐主要活動計劃表》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2016年11月10日
 
附件:電子設計創新實踐主要活動計劃表

   參與人員 指導教師 輔導形式 已完成情況
和取得的成果
進行情況
校内電子設計大賽 電信、自動化、測控專業大二,大三學生 羅子波
葉玉傑
韓彩霞
謝建群
劉琴濤
葉  峰
每周四集中輔導、課餘時間分散輔導 已成功舉辦兩屆比賽。共完成23個作品,參與人數41人 正在舉辦第三屆比賽
課程設計 各專業課教師 集中輔導 已完成《C51》、《PLC》、《EDA》、《數電》四門課2學年的課程設計 正在準備《數電》和《EDA》的課程設計
畢業設計 電信、自動化、測控專業大四學生 電子信息工程與自動化系專業老師 集中輔導 已完成6名學生的畢業設計 正在籌劃2017屆的畢業設計
EDA創新設計 電信、自動化大三學生 葉  峰
劉琴濤
劉玉嬌
課餘時間分散輔導   正在指導7名學生進行創新設計
數字電路創新設計 電信、自動化大二,大三學生 謝建群
路銀聚
劉琴濤
課餘時間分散輔導 已完成搶答器,電子鐘,交通信号燈等作品 準備中
智能車競賽 謝建群
羅子波
韓彩霞
葉玉傑
每周四集中輔導、課餘時間分散輔導 已參加第十一屆“恩智浦杯”智能車競賽,并取得華南賽區兩個二等級,一個優勝獎 正在準備第十二屆“恩智浦杯”智能車競賽
物聯網應用設計大賽 韓彩霞
黃  曉
課餘時間分散輔導 2015年獲優勝獎1項 籌劃中
湖北省大學生物理競賽 陳  元
吳振之
課餘時間分散輔導 已參加過兩次比賽,分别取得了二等獎和三等獎的成績 正在籌備第三次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