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換真情,築牢學生的心靈家園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輔導員鄭悅
2022年,是我以一個全新的角色—輔導員,入職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第一年。作為學校學工隊伍的一名新人,剛接手工作的我缺乏經驗,又遭遇因武湖疫情形勢嚴峻學校實行封閉管理的多重影響,更讓我的工作面臨巨大考驗。起初,我心裡也有擔憂和緊張,但我想,既然選擇了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越是困難越我越要迎難而上,總不能戰鬥還沒打響我就主動放棄吧!在學院領導和前輩們的關懷幫助下,我更清楚地知道了作為一名大學輔導員應當承擔的責任。在那段艱苦而又難忘的時光,忙碌的工作中,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冷靜,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盡我所能了解和熟悉所帶的每一名學生。當一切工作步入正軌順利進行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措手不及,同時也給我了很多工作上的啟發。
開學初,由于所在區域疫情形勢日趨嚴重,使我們的工作任務和責任變得更加重大,但我時刻保持警惕,關注學生動态。我所帶的一名大三學生“小西”(化名),在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因為心理壓力過重想請假外出拿藥,但由于學校實行封閉式校園管理,學生無法外出。當時,在校師生接到緊急通知連夜進行核酸檢測。我在第二天走訪寝室了解學生生活和思想狀況的時候,發現小西不見蹤影,這馬上引起了我的警覺,擔心學生是否出現意外,于是我立即給學生及其家長打電話,先找到學生了解情況。
“老師,真的很抱歉,我不是故意要外出的,但是我真的很害怕……”通話的過程中,聽到小西的哭聲,我感到她情緒很不穩定。小西平時比較膽小、極度内向,且有輕度抑郁症。因為擔心出現逆反心理,于是我選擇迂回的辦法,以關懷為主,先詢問是否就醫,出去和姐姐住後心理是否輕松了一些。慢慢地,感受到我的真誠和善意,小西逐漸敞開心扉向我說明情況并主動承認錯誤。封校當天,由于害怕無法出去拿藥,才讓其表姐接出校去醫院就醫;後來回不了學校,索性在表姐工作(離學校2、3公裡)的地方住下學習,其住的小區也實行全封閉管理。我核實情況後也馬上和其家人聯系,證明學生所說情況屬實。考慮到疫情的嚴重性,也無法返校,和其家長溝通後同意學生暫住表姐家。之後,我始終堅持每天和學生保持聯系,實時位置共享,關注學生安全,同時加強生活學習上的關心,在此期間,學生在我的關懷下,主動手寫了一份情況說明,并做出保證以後嚴格準守校紀校規,希望學校給她一個改正的機會。在疫情好轉返校後,我第一時間找到小西談心談話,學生将此次看診情況對我說明,在暑假的時候開始服藥,原因是步入大三家人給的學業壓力過大,親子關系疏遠,且駕照考了幾次也沒考好……一系列的挫折和環境影響導緻開學以來持續emo,才想迫切的出去拿藥。在了解情況後,我耐心安慰她,站在她的角度幫助小西分析問題和原因,以鼓勵的方式幫助她放下思想負擔,同時鼓勵小西多和老師同學交流。經過此次事件後,我始終和小西保持聯系和定期交流,關注她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一年下來,小西的病情逐漸穩定,服藥次數也在減少,有事主動和我溝通,在和同學們的交往中也更加開朗。看到小西一點點進步和成長,我内心充滿着無比的喜悅和滿足。“老師,我駕照考到手了,真的很開心,想和您分享一下我的快樂”開學第一天返校,我就收到來自小西的短信。
回顧和小西的相處過程,小西是一名患有輕度抑郁的學生,性格内向,内心脆弱,家庭環境較好,又是家中獨生女,親子關系差的家庭環境給學生帶來過多壓力,導緻其自我情緒控制力差,很容易emo,想問題容易走向極端,但是她對病情不回避不隐瞞,積極配合老師工作并及時說明診斷情況,方便老師了解動态,積極配合輔導員工作并和導員保持良好的溝通和聯系,也使她的情況能及時發現并有效的處理。
我始終認為,作為一名大學輔導員,應帶給學生兩種力量,一種是愛的力量,一種是責任的力量。我們要始終懷有愛與責任,不斷陪伴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我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特别是有心理障礙甚至疾病的學生,時刻關注其動态,與學生和家長随時保持聯系,遇到事情第一時間及時有效取得聯系,确保學生安全;并在生活中與學生積極溝通,建立信任,多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小西在返校後,可能是因為對我多了一份信任,有生活上的事情或者壓力會主動找到我交流,我也及時為她排憂解難,狀态在一點點變好。在我眼中,并沒有所謂的“問題學生”,我始終要求自己堅持做到不嫌棄、不抛棄、不放棄,不戴有色眼睛看待學生,而是耐心細緻地了解情況,找到好的切入點。我認為,做好學生工作,争當一名優秀的輔導員,需要用心用情用智用力。在關心小西的成長過程中,一方面我與其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定期通話,了解學生的整個成長史、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有效地幫助自己開展工作。并且發揮班幹部作用,定期找學生幹部了解情況,有任何異常及時彙報,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在學生向自己尋求幫助時,傾盡所能的給予幫助,赢得學生對自己的信任。
自從加入輔導員的隊伍,讓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多、聯系最密切、陪伴最久的人。面對工作中各種突如其來的挑戰,需要我們“用心”與學生相處,“用情”解決學生困惑,“用智”搭建就業平台,“用力”做好幫扶工作,時刻把握學生動态,關注學生日常事務,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将工作做實做細做精,在常規工作中求創新,在創新過程中抓穩定,紮紮實實地做好學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