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裡飽含精神,故事裡洞見信仰。一個好故事總能深入淺出地講清一個道理、诠釋一種情懷、提煉一種精神。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小故事”就是最好的抓手,不僅忠實記載了奮鬥和犧牲,生動還原了磨難與前進,更講述着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屹立百年且更富生機的大道理。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廣大青年黨員要從中讀懂初心、為民、奮鬥的“小故事”,汲取奮進力量,反躬自省、尋找初心、笃定前行,将黨紀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擔當作為的能力和本領,為學校、社會、祖家建設發展不斷作出新貢獻。

一根燈芯著雄文
紅四軍數千人在井岡山上,晚上點燈照明要用油,吃飯炒菜要用油,而山上每年生産的油極為有限,加之敵人封鎖,外地的油又運不進來,因此,油成了山上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除了炒菜少用油外,毛澤東指示軍部搞了個用油規定:連以上單位辦公、開會隻用一盞燈,可以用三根燈芯,不辦公、不開會時則不用燈;平時,每個連隊留一盞燈,用一根燈芯,供換哨、查哨等急用。
1928年3月和8月,井岡山遭受了兩次血雨腥風的洗劫,一些人産生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為了堅定根據地軍民的必勝信心,毛澤東需要回答這個問題,因而開始了對武裝割據這個全世界共産主義者沒有遇到過的理論問題的研究。他白天搞社會調查,晚上看書、讀報、寫文章,在他的桌上,擺滿了書、硯和紙張。
按軍部規定,毛澤東晚上點燈可以用三根燈芯,但為了省油,他堅持隻用一根燈芯。警衛員擔心長此下去,毛委員的視力會搞壞,因而,每到天黑,就在燈裡加上兩根燈芯,可毛澤東一進房,就悄悄地挑開了兩根。就這樣,一滴油、一根燈芯用完了,又添上一滴油、一根燈芯……江西的老表、換崗的戰士望見八角樓上徹夜不熄的燈光,都會喃喃地說道:“毛委員,您該休息了。”
就在這微弱的燈光下,毛澤東在1928年10月5日晚上寫完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這篇光照神州的著作,全面回答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10月14日在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它作為大會決議案的一部分,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緻擁護。也就在這次會議之後,中國革命一定會勝利的思想,牢牢紮根在了根據地軍民心中。
11月25日,毛澤東又在八角樓寫成了《井岡山的鬥争》。不久,井岡山的軍民唱起了這樣一首頌歌:“天山的北鬥亮晶晶,比不上八角樓上的燈光明,毛委員就是掌燈的人,照亮中國革命萬裡程。”
從“一根燈芯著雄文”的故事中,傳承艱苦奮鬥的實幹精神。“一根燈芯”照公心,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寶貴經驗。中央蘇區時期,物資匮乏,按規定夜晚辦公可點三根燈芯,毛澤東同志帶頭隻點一根燈芯,在昏暗的油燈下,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鬥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我們黨是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起家的,如今我們擁有的這份“家底”,是幾代人筚路藍縷、披荊斬棘攢下的,決不能揮霍浪費、窮奢極侈。廣大黨員幹部要傳承厲行節儉、尚儉戒奢的優良作風,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積極響應中央過“緊日子”的号召,堅決杜絕搞勞民傷财的“形象工程”、塗脂抹粉的“面子工程”,堅決遠離“舌尖上”“紙張上”“車輪上”的浪費,分清輕重緩急,堅持精打細算,做到求真務實,真正把真金白銀花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