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需要把握的三個關鍵點

作者:林東偉  時間:2020-05-11 11:07  浏覽:

高校黨的建設在黨的建設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牢牢把握政治建設統領,堅定不移地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肅黨内政治生活,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

 

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高校各級黨組織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下功夫,這是檢驗黨的領導是否堅強有力、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是否履職盡責的根本标尺。

 

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要加強制度建設,嚴格制度執行,推動各責任主體把管黨治黨責任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責任落實落地、落細落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曆史性、開創性成就。黨内政治生活展現新氣象,赢得了黨心民心,為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我國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肩負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國高校的最大政治優勢,引領着我國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高校黨的建設在黨的建設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就黨的建設普遍性要求而言,既有方向、目标、任務上的一緻性,又有高校自身特點。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政治建設統領、立德樹人标尺、管黨治黨責任三個關鍵點。

 
一、以政治建設為統領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用黨的政治建設統領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實踐中堅持從政治上着眼、從政治上審視、從政治上解決黨内突出問題,抓住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從而不斷提高政治本領,涵養政治本色,防範政治風險。
  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高校黨委必須堅定不移地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政治建設是高校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條件,關系到高校的辦學方向。高校管黨治黨、辦學治校必須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要持續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認真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黨對高校領導的充分體現"[1](P264)。實踐證明,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符合我國國情和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必須毫不動搖、長期堅持并不斷完善。辦好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确保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到學校工作各方面。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2]隻有這樣,才能确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學校落地生根、收到實效,确保高校發展與黨和國家的事業同心同向同行。
  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高校各級黨組織要嚴肅黨内政治生活。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内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内政治生活嚴起。要把嚴肅黨内政治生活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性基礎工作,嚴格尊崇黨章,嚴格執行黨内政治生活準則,從嚴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請示報告等制度,正确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切實增強黨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防止高校黨内生活随意化、淡化、弱化、邊緣化,更不能娛樂化和庸俗化。要結合高校曆史文化資源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内政治文化,倡導和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的共産黨人價值觀,堅持黨管人才,堅持正确選人用人導向,建立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嚴肅黨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認真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着力解決發揚民主不夠、正确集中不夠、開展批評不夠、嚴肅紀律不夠等問題。"[3](P352)要形成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的長效檢查監督機制,加強對黨内政治生活狀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情況、民主集中制落實情況等的監督檢查,營造高校良好的黨内政治生态氛圍。
  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高校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4](P377)"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5](P35)要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優良傳統,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五進",用好用活傳統課堂和新型課堂、經典方式和創新方式,發揮高校在理論研究、闡釋、宣講等方面的特長,堅持正确輿論導向,鞏固主流思想輿論空間。要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态工作的領導權、主導權和話語權,加強對校園各類思想文化陣地的建設和管理,推動意識形态工作責任制落細落實,建立完善學校穩定工作責任體系與運行機制、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機制,維護政治安全和校園穩定。要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把理論學習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學思踐悟,真信笃行。要發揚鬥争精神,敢于鬥争,善于鬥争,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社會思潮,理直氣壯批駁挑戰政治底線的錯誤言論,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吸引力、引領力和凝聚力。
 
二、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标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高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同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教育培養目标緊密結合起來,鮮明地揭示了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與立德樹人的質的規定性。"[6](P256)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高校各級黨組織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下功夫,這是檢驗黨的領導是否堅強有力、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是否履職盡責的根本标尺。
  把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大政治使命。要着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從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提出的一項事關長遠、事關基礎的重大戰略任務。高校黨委和各級黨組織要将此作為責無旁貸的政治使命,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抓在手上,統籌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引導青年學生跟黨走,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高校黨委要在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上下功夫,着力培養符合時代新人要求的核心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要完善監督檢查和評價機制,把工作落實情況和育人成效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評價标準。各基層黨組織要加強領導,在貫徹落實、保證監督、宣傳發動上下功夫,融入黨的工作的方方面面。學生黨支部要加強支部建設,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引領大學生刻苦學習、團結進步、健康成長。在大學生中發揮"引領"作用,是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核心目标要求,也是檢驗标準。
  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廣大教師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體力量,直接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成效。高校黨委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關于教師隊伍建設和知識分子工作的決策部署,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确保黨牢牢掌握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權。要立足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逐步達到"四有""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六要"的标準和期望,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和工作評價機制,以教師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帶動隊伍建設,既要充分關心、尊重、信任,為教師成長創造條件,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困難,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又要加強教育、管理、約束,建立起完備的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和有效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對師德師風失範行為嚴肅查處。院系黨組織要立足成為教師最貼心、最信賴的組織依靠,堅決克服"兩張皮"現象,黨建工作堅持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思想政治工作堅持精準滴灌,師德師風堅持嚴格管理。教師黨支部要加強政治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先鋒模範作用,重視在高層次人才和優秀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工作,引導青年骨幹和海歸教師向黨組織靠攏,團結引領黨外教師做好本職工作。
 
三、以管黨治黨責任落實為"牛鼻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這裡不是從一般意義上談黨的領導,而是黨對從嚴管黨治黨的領導,是各級黨組織必須擔負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全面從嚴治黨,各級黨組織、黨的各個機構部門、每個黨員和幹部都有責任,其中"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的"兩個責任"更為重大,各級黨組織書記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職責和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更為突出。要加強制度建設,嚴格制度執行,推動各責任主體把管黨治黨責任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責任落實落地、落細落小。
  高校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高校延伸、落實高校管黨治黨責任的"牛鼻子"。要緊緊抓住這一"牛鼻子",牢固樹立不管黨治黨就是嚴重失職的觀念,堅決克服"高校特殊論",把全面從嚴治黨抓在經常、嚴在日常,貫穿于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和學校工作各方面,着力解決"寬松軟"問題。要下決心解決"上熱中溫下涼"的問題,堅決克服管黨治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強化責任傳導,壓實第一責任人和"一崗雙責"責任,壓實學校内設二級黨組織和基層黨支部的管黨治黨責任,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嚴到每名黨員、實到每個支部。内設二級黨組織要在思想認識、方法措施上跟上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結合單位部門實際在破除"中梗阻"問題上出實招硬招,着力抓好黨支部建設,特别是加強支部委員會建設,配強黨支部書記,完善工作開展和能力提升的支撐系統;黨支部要擔負起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監督的職責,結合高校黨員知識分子密集的特點,嚴格黨内組織生活,把好管黨治黨責任的第一道"關口"。
  高校紀委負有監督責任,要把監督執紀問責職責擺進去,把協助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職責擺進去,推動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貫通協同、形成合力,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推動完善黨内監督體系,在黨委領導下統籌專責監督、職能監督、日常監督、民主監督、巡察監督,合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緊緊圍繞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圍繞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關于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決策部署,盯住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意識形态等工作強化政治監督。深入研判學校政治生态狀況,查找管黨治黨薄弱環節,及時向黨委提出建議意見和具體舉措。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通過用好問責這個利器倒逼管黨治黨"兩個責任"落實、壓力傳導落實,抓重點突破,抓配套措施,切實把監督責任落實到實處。
  加強制度建設,嚴格制度執行,形成管黨治黨的長效機制和穩定機制,形成内容完備、結構合理、科學管用的制度體系,通過制度建設推動其他各個方面的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始終,是高校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工作。制度建設是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黨内法規制度建設作為重大戰略任務來抓,目前,黨内法規制度體系已經基本形成。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制度"一詞出現70餘次,既全面總結制度建設的成就、經驗、原則,又部署了推進制度建設的重大任務和舉措。作為基層黨組織,高校黨委要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學校實際,以黨章為根本,以黨内規章制度為指導,在細化責任、強化重點等方面完善相關制度。制度建設關鍵在真抓,靠的是嚴管,貴在落實和執行,再好的制度如果疏于執行也會成為空架子。要通過警示教育、監督檢查、目标考核、追責問責等,強化制度執行,維護制度剛性,為深入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6]馮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内生動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4][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